找到相关内容535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希解、觉域、觉囊、郭北、夏鲁等教派

    唯识提阿赖耶识(48)是有为法,只能含摄染法,他们改提如来藏,是无为法(49),染净兼摄。   为表示他们的教义是本自佛语经教,还提出了四依不依:依法不依,依经不依论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,依智不依识(《他空庄严论...后藏南部传授各种教法,们徒不计其数。由于他因施教,所教内容又很复杂,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派。他的教授以修法为主,其弟子都在荒山老林或墓地葬场等人迹罕至之处长期共修,很少有建立寺庙组织僧伽形成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2760604.html
  • 略论居士对佛教寺院的监督共管

    佛陀为肉眼凡夫众生说是“四依”--法不依,依义不依语,依智不依识,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。”经中指出“法者即是法性,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,智者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。” 用四依对“...;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。据《法苑谈丛》记载:“四大班首即首座、西堂、后堂、堂主。首座由住持聘请年高德劭的尊宿担任,为全堂修行的模范,掌禅堂中号令之权。东为主位,西为宾位。本寺住持为主人,相当于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0460754.html
  • 浅谈玄奘思想对传承藏学文化的现实意义

    依法不依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,依智不依识的四依教诲原则,以编纂十大特点为标准,择优筛选,凡藏区三大区域公认的传世之作、闻思修行方面的重要传承经典尽可能收入。经15年主持、创意、编纂,以恩师第六世贡唐仓...“……姓陈氏,洛州偃师。大业末出家,博涉经论。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,故就西域广求异本,以参验之。贞观初,随商人往游西域。……在西域十七年,经百余国,悉解其国之语。仍采其山川、谣俗、土地所有,撰《西域记...

    格西科才·慈智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2361164.html
  • 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佛法的特点(1)

    不依的原则标准: (1)依法不依,(2)依义不依语,(3)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, (4)依智不依识。其中的依了义经就是指应依于《解深密经》等了义方广经而说的。此四准则凡佛弟子皆应遵守,若不依佛...和合,方成种子。此遮前后及定相离。现种异类,互不相违,一身俱时,有能生用;非如种子,自类相生,前后相违,必不俱有。虽因与果,有俱不俱,而现在时,可有因用,未生已灭,无自体故。依生现果,立种子名,不依引生...

    释悟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261680.html
  • 杂谈风水,佛教与设计感受

    老子那里去参学,被老子教育:掊击尔智(把你的智慧去掉),绝学无忧。所以佛在世时嘱咐,末法时代要“依义不依文”,“依经不依”—诽谤曲解佛法的人太多了现在。顺便说句如果只按表面文字去理解佛经,我们学佛都会...〈易经系传〉〉里写到:百姓日用而不知。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运用易理,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。因为易是包含了天地万物的规律,我们的生活,当然也是在天地之内,所以自然每天都在运用。不过如果我们要把它研究透,掌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2062316.html
  • 大圆满的教程----《心灵的慧灯》第二章 中国佛教宗派略论(一)

    此之二法,如车之双轮,鸟之双翼,若偏修习,即堕邪倒。”灌顶更认为止观学说“摄一切佛法”。“实相”是指不依的意识而存在的真实相体,与“真如”“胜义谛”是同类范畴。体认和契合实相的修持,属于佛智,也就是...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结果。这个时间是在西汉与东汉两汉之际,即公元前后。从东汉末年,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合宜的温床,佛教大量的般若经典,源源不断传入我国,译者12,最具代表性的是安世高和支娄迦谶,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562461.html
  • 菩萨律仪

    二卷本之梵网经,至少有一半可确信为罗什译。上卷虽没有足够的史料,证成是何人所译,然其文既与千钵大教王经之文义大同,在修学佛法「依法不依」「依义不依语」之遗训下,仰尊圣言,亦理应信受,不应因疑致谤而...求人。谓求无上觉道之有情,故名大道心众生或大觉有情。又,此发大悲菩提心,具自利利他之大愿。菩提与萨埵,俱是所缘境,所谓上求佛道、下化有情,具此两种大愿之,故名菩提萨埵。而菩萨欲上求下化,应修三增上学...

    续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0962887.html
  • 以梵语文献为中心看禅的起源与流变

    avidyā);原始密教则认为发生于两性和合。在先民看来,两性和合而生万物是一种不依的意愿为转移的自然规律。瑜伽修习只不过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模拟而已。  (二)禅的转异  上述的原始密教后流行于顺世论派...雅利安的入侵尚未到达,这说明瑜伽实践原是印度土著居民一种信仰。那么,瑜伽何以缘起,其原始形态又是怎样的呢?  这里,我想介绍一下德·恰托巴底亚耶(D.Chattopadyaya)的观点。德·恰托巴底亚...

    张保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1963118.html
  • 安贝卡与其新佛教运动之研究(下)

    性格了,只有在看破宗教教义的绝对性时,才能看出教义、仪式、典籍等宗教事务也仅只是表象,并非宗教实相”。由于这个原因,佛陀强调“四依止”一一广依法不依、依义不依语、依智不依识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” ...心理,强化印度数对印度社会的控制。依涂尔干的说法, “宗教力……影响著信仰者的心灵,在它们激起的崇敬心情中混合著爱和戚激。通常与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和也分享了相同的情感和特性,成了神圣的事物和神圣...

    觉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3363993.html
  • 从宗教社会学观点论析星云大师的领导法

    佛教来说,若套用西方学者理论进行剖析,其适用程度是考虑重点,因此存在既有的限制性,而佛教强调“依法不依”,所以并不多见在这方面进行探讨,事实上,他们的人格特质、身教与言教,即构成他们的表率特性,追随者...渝,维持在组织中之特殊地位及重要性。现今信徒以百万计,僧众亦逾干,近两百所宗教传道策略性据点遍满五大洲,以及“国际佛光会”的成立,作了无限的延伸。  研究结果显示星云大师的佛教革新思想与制度性的领导...

    妙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4164123.html